说到便秘,很多人会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。其实,便秘也是一种疾病,长期便秘会对人体造成非常大危害。
如果长期便秘,可别不当回事,要积极对待。首先,要养成合理的饮食上的习惯和排便习惯,同时增加活动。如需治疗,药物选择上应考虑药效、安全性及依赖性。
主要为含纤维素的各种制剂,如车前草、燕麦麸、纤维素制剂等。纤维素吸水后可增加容积,轻度刺激肠蠕动,抵达结肠后被肠道内细菌酵解,增加肠内渗透压和阻止肠内水分吸收,增强导泻作用。其适用于低纤维素膳食、妊娠期,以及作为撤退刺激性泻剂时应用。副作用是能被细菌降解,会引起产气增加和腹胀。服用期间须多喝水。
代表药物有酚酞和中药大黄、番泻叶等。大黄与番泻叶的作用较剧烈,虽然患者购买方便、价格低、起效迅速、通便效果好,但如果自行久用,易产生依赖性,使用一段时间后,即使加大剂量,也难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。此外,这类药物含有蒽醌类成分,会造成结肠黑变、肠功能失调,也可引起水泻和腹痛,出现低钠/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。酚酞比以上中药温和,但有可能会出现耐药,经常使用可损害患者的肠神经系统,导致惰性结肠,而且很可能是不可逆的,因此不能作为治疗慢性便秘的常用药物,不推荐孕妇、体虚者、急腹症患者使用。
包括液状石蜡、甘油、开塞露等,有软化粪便作用。如开塞露通便疗效是基于其可刺激和软化粪便,尤其是对感觉阈值增高的出口梗阻性便秘有效。其作用温和,不引起剧烈腹泻,适用于避免排便用力的患者,如老年人、孕妇、产妇、高血压患者、术后患者、痔疮患者等。它的副作用是易发生肛周渗漏,经常使用还会导致脂溶性维生素缺乏,影响胡萝卜素、钙、磷吸收,且依赖性强,不宜长期使用。
如硫酸镁不易被肠道吸收,在肠内停留可使渗透压升高,吸收大量水分后使肠腔容积增大,刺激肠壁,增加肠蠕动,从而导泻。其作用强烈,临床上多用于肠道检查前的清肠准备,应避免过量或反复应用。严重心、脑、肺、肾疾病,全身重度衰竭者慎用,孕妇、因严重器质性病变肠梗阻引起的近期排便困难者禁用。
如乳果糖和聚乙二醇等。乳果糖为一种合成的二糖,不被酶水解,也很少被吸收,可被结肠细菌代谢成不吸收的短链有机酸,增加渗透活性,积聚水分。它对慢性便秘的患者有效,可明显降低老年人粪便嵌塞的发生率。由于其作用是非全身性并限于结肠,故无另外的泻药吸收后造成的有害作用。聚乙二醇由氧化乙烯聚合而成,不被酵解或细菌分解,不被吸收,无肝肾代谢,是治疗习惯性及功能性便秘的首选用药。
主要用于纠正肠道菌群失调,改善体内微生态,促进肠蠕动,从而改善便秘症状。常用的药物有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和双歧三联活菌制剂等。若同时使用抗菌药物,须相隔2个小时,避免抗菌药物使活菌失活(蜡样芽孢杆菌除外,因其对头孢菌素天然耐药)。
如麻仁丸、通便灵、五仁润肠丸等。此类药物副作用小,作用较缓和,适合老年人使用。
如四君子丸、补中益气丸、桑葚膏等。此类药物没有直接通便的作用,但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进而达到通便效果。
如上清丸、大黄清胃丸。这类药物通便作用强,但老年人不宜随意服用,也不能长期服用。
⭐️ 本文内容仅供科普宣传,具体诊治请咨询专业技术人员。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